體感音樂治療的原理:
人類對于聲音的感受源于振動。一般情況下,音樂是通過增幅器放大信號后從揚聲器發(fā)出,再經(jīng)過空氣振動而達到人的耳膜的。通常人類可以聽到的音樂低音部分一般為50-150Hz。低于10Hz的振動一般伴隨著自然災害發(fā)生,如地震、海嘯、山崩、火山爆發(fā)等振動均為含有巨大能量的3-6Hz的低頻波。自然界的有些動物可以感知,但人類已失去這種功能。人類通過身體可以感受到的音樂振動稱之為“音樂體感振動”,其最大范圍為16-20000Hz。20-50Hz的低頻部分使人的重低音感大大增強,伴隨著振動感和沖擊感給人以極其強烈的臨場感。同時,20-50Hz的頻率范圍最能夠給人以心理和生理愉悅的快感和陶醉感。因為音樂的低音部分(貝司)是比較單調(diào)的重復,近乎于1/f2的振動,給人以安全舒適感。這種感覺是存在人的潛意識中。人類心跳的頻率近乎于1/f2的振動。胎兒在感受著母親心律振動的情況下生長發(fā)育,這種安寧和健康母親的體感振動使嬰幼兒感到安全舒適,這種體感振動的記憶伴隨著嬰兒的出生和成長而漸漸淡化,但它將永遠遺留在潛意識中。當嬰幼兒哭鬧的時候,一旦被母親抱起來,母親的體感振動會使嬰幼兒感到安全舒適,立刻平靜下來。同樣,當成人焦慮不安或抑郁時,這種音樂體感振動也會使人感到安寧。
體感音響技術是將音樂中16-150Hz低頻部分電信號分揀出來另外經(jīng)過增幅器放大,通過換能器轉換成物理振動,作用于人體傳導感知。特別是能忠實地再現(xiàn)20-50Hz的頻率范圍的音響技術,這種節(jié)奏近乎于1/f2的振動,最能使人感到安全舒適和具有 的要素,也能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(huán)。